近段時間,自貢市沿灘區在實現大春糧食顆粒歸倉的同時,迎來晚秋田間管護和小春播栽的高潮。全區農村干部群眾一手抓晚秋生產一手抓小春播栽,深入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積極增量擴面,提高種植效益,促進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。
“這段時間馬鈴薯葉子長得很快,治蟲是關鍵,來不得半點閃失。”在王井鎮新民村的馬鈴薯綠色高效種植示范區里,農技人員正在給村民傳授馬鈴薯田間管理技術。村民們一邊聽,一邊按要求鋤草、培土、噴灑農藥。
今年7月以來,全市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,給全市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。發展晚秋生產,是落實災后補歉穩產的重要手段。沿灘區在抓好再生稻蓄留、秋玉米、秋紅苕種植的同時,適時播種秋馬鈴薯,并采用標準化用種、栽培和田間管理,實現秋馬鈴薯高產高效。
“秋馬鈴薯生育期短,采收時間長,市場銷路好,經濟效益高,是晚秋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。”農技人員介紹。沿灘區采取統一供種、統一指導、統一病蟲害防治的形式,重點抓好稻草覆蓋免耕栽培秋馬鈴薯,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戶積極性。經過前期動員和技術培訓,目前,全區3萬畝秋馬鈴薯長勢喜人。
“要實現秋糧豐收,做好馬鈴薯秋冬季田間管理很重要,預計春節前后就可收獲上市,正好彌補市場空缺,又能賣個好價錢。”沿灘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截至目前,全區共發展晚秋糧食面積15萬畝,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積12萬畝、再生稻有收面積10萬畝、秋馬鈴薯面積3萬畝,其他秋雜糧3.5萬畝和秋冬菜2.5萬畝,努力確保群眾增收、全年糧食增產。
聲明:以上文章來源網易新聞,如涉版權,請通知0537-3163069刪除。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