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到馬鈴薯產量變低的原因,許多薯農朋友可能會說到土壤肥力不足、天氣條件惡劣、馬鈴薯晚疫病等情況。誠然,這些不利因素的確制約著馬鈴薯的產量,但是,有一個看不見的“手”,也在卡著馬鈴薯的“脖子”,那就是馬鈴薯種性退化現象。
所謂馬鈴薯退化,就是原本高產的馬鈴薯品種,在第一年、第二年種植往往可以獲得高產,在自留種、連續多年種植的情況下,就會出現植株矮小、葉片皺縮、薯塊變小、產量變低的現象。這種現象在低緯度、低海拔地區特別明顯。所以科學選種尤為重要。
導致馬鈴薯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呢?
馬鈴薯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病毒的侵染。馬鈴薯是一種極易遭受病毒侵染的作物,能夠侵染馬鈴薯的病毒有二十多種,較為常見的有馬鈴薯花葉病毒、馬鈴薯卷葉病毒。病毒傳播方式有直接傳播(病毒直接侵入)、間接傳播(農具、人的衣物攜帶病毒進入田間、切塊刀具),高溫、蚜蟲間接地加重了病毒的傳播。并且馬鈴薯常常通過切塊播種,用感染病毒的馬鈴薯本身來繁殖,使病毒逐年積累,種薯帶毒,代代相傳,導致馬鈴薯越種越小,產量下降。
中國馬鈴薯網植保組建議:優質的種薯是豐收增產的“芯片”,種薯的優劣與適合與否影響著產量和收入。為了減輕病毒的危害,提高馬鈴薯的產量,從選種方面就要嚴格把控,讓馬鈴薯“贏在起跑線”!在選種方面,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四點:
?、?注意引入無病毒種薯
定期引入新種薯,重視種薯更新,減少病毒的積累,購買正規機構培育、出售的脫毒種薯;自留種建議秋薯春播,利用去年秋季冷涼季節生長的馬鈴薯作為種薯播種。
?、?外觀判斷種薯優劣
從種薯外觀來看,不能只看種薯個頭大小,還應看種薯的光澤度,應選用光澤好、新鮮、無腐爛的馬鈴薯做種薯,避免使用有壞芽的、凍傷的、帶病斑的、畸形的馬鈴薯。
?、?選擇產量好、抗病強的品種
選種要了解塊莖的產量,包括單株塊莖大小、結薯個數,以及抗逆性和抗病性。在同樣的情況下,優良品種感病輕、減產少、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強,抗旱、抗澇、抗凍能力好。
?、?選擇生育期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
南方地區種植馬鈴薯如果從北方引種,結合當地氣溫、光照、無霜期,建議引用中早熟品種,在高溫期來臨之前收獲,避開病毒病高發期。
脫毒馬鈴薯也要加強防備
馬鈴薯脫毒,是指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后,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。這是一項很好的技術,可以恢復一些馬鈴薯品種的優良種性,減少病毒病的發生。需要注意的是,脫毒馬鈴薯仍需要加強對病毒病的防控,馬鈴薯脫毒只是減少了體內的病毒,并沒有對病毒產生抗性,不是永久性的脫毒,在長期的種植中仍會遇到病毒的侵染和積累。所以種植馬鈴薯,一定要定期更新種薯,選擇良種,避免種性退化帶來的不利影響!
底肥推薦豆磷脂微生物菌劑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