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大部分馬鈴薯產區基本都完成了收儲工作,忙碌了這么長時間,大家似乎可以松一口氣了,距離明年播種還有一段“空檔期”,那么,這段“空檔期”可以做點什么有利于明年馬鈴薯生長的事情嗎?在這里可以明確的說,有!那就是冬耕。
俗話說,耕田過冬,蟲死土松。冬耕,顧名思義就是在冬季對土壤進行深耕,冬耕可以有效預防土傳病害和地下害蟲。需要在上凍之前,深耕35~40厘米,利用低溫殺傷藏匿在土層中的蟲卵、蟲蛹、病原菌等有害生物。經過后期不斷上凍和化凍,還可以使土壤活化,土壤結構變得疏松。馬鈴薯的一生都生活在地下,創造健康優良的生長環境很有必要。
一、冬耕的時間
新疆、甘肅、內蒙、東北、河北北部地區需要在冬至之前進行冬耕,山東、江蘇產區一般在小雪至大雪期間進行;南方產區則可以選擇在冬至之后進行冬耕。
二、冬耕的好處
俗話說:冬耕深一寸,等于多施糞!所以冬耕時,進行深耕作業對于后期作物生長好處良多。
1. 深耕能夠有效打破犁底層,提高土壤活土層,疏松土壤,有利于馬鈴薯根系生長。
2. 有利于培肥地力,深耕改善了土壤團粒結構,提高土壤通透性,提高了土壤活力。
3. 可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墑和抗旱除澇能力。
4. 能夠消除雜草,防除病害,提高單產能力;同時冬耕深耕還能夠利用低溫殺傷地下害蟲的蟲蛹和蟲卵。
三、冬耕注意事項
馬鈴薯冬耕應注意以下幾點:
1. 及時清理田間雜物,馬鈴薯挖取完之后,及時清理干凈殘留的薯塊、薯棵等雜物,避免本季病殘體攜帶害蟲及病菌污染土壤。
2. 耕地前一定要清理好犁具,防止跨區域帶入病原。
3. 冬耕要深耕,最好打破犁底層(馬鈴薯犁底層正常距離地面30-40厘米):
4. 冬耕要在年前進行。馬鈴薯土傳病害越來越多,年前冬耕能夠起到很好的控制和滅菌效果。
此外,冬耕之后要施足底肥。底肥的選擇不光要考慮肥料所含的養分,還要考慮到肥料的特性以及馬鈴薯的需求。當前馬鈴薯面臨的許多問題,比如馬鈴薯瘡痂病、青枯病頻發,根結線蟲“殺之不盡”等等,與肥料的選擇不當有很大關系。長期依賴大化肥,過量使用大化肥,造成土壤酸化、板結,土壤環境遭到破壞,問題就隨之而生了,所以在選用底肥方面,建議使用微生物菌劑,作用就是改良土壤,抑制土傳病害,可以為馬鈴薯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。
馬鈴薯底肥,馬鈴薯網植保組推薦使用:豆磷脂微生物菌劑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